徐桂林,男,1997年2月出生,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人,2015年就讀于內江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水產養殖學專業。先后獲得國家級榮譽3項,省級榮譽6項,市級榮譽3項,校級榮譽16項。榮獲2017年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,四川省第三屆“創青春”大學生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銅獎、四川省第四屆“創青春”創新創業大賽金獎,四川省第三屆“互聯網+”創新創業大賽銅獎、四川省第四屆“互聯網+”創新創業大賽銀獎。2017年被評為內江師范學院“感動校園十大人物”,連續兩年榮獲國家勵志獎學金、一等獎學金、二等獎學金;2019年獲得四川省大學生綜合素質“A級證書”,被評為四川省2019屆優秀畢業大學生。其研究的南美白對蝦淡水養殖項目入選2018年全國第十一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會展項目。
吃苦耐勞,農村少年初露鋒芒
徐桂林出身貧困,自幼隨爺爺奶奶長大。但聰明勤奮的他很小就立下志向,要通過所學的知識和技術來改變窮山村的面貌,讓走出山間的孩子可以再次回到這里,在鄉村這方天地也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。
初中時期,原本憑借他的成績是可以考讀縣里最好的高中,但他卻毅然放棄,選擇在職高里學習農業知識。高中時期,徐桂林平常認真學習,刻苦鉆研,周末還要利用空閑時間下田間地頭,經常一個月才能回一次家。徐桂林逐漸掌握了過硬的專業技術,還在讀高中的他,就在自家土地里開始研究中藥材種植,并成效初顯。嘗到甜頭的他,一邊備戰高考,一邊開始帶領鄉里鄉親種植中藥材玄參,種植效益很好,畝產達到了6000多斤。
勤學善做,青年學子大展身手
海闊憑魚躍,天高任鳥飛。進入內江師范學院以后,徐桂林倍加珍惜學習的平臺和機會,在做好學生干部和搞好學習的基礎上,他申請加入了生命科學學院水產專業實驗室,跟隨李銳老師進行科研項目,主要研究南美白對蝦的海蝦淡水養殖技術。從此,他便打開了創業之門,踏上了創業之路。
為了攻關核心技術,又考慮一年中受季節影響,只有4個多月才是最好的研究時間,作為項目負責人的徐桂林為了搶季節、趕時間,就連吃飯都做了時間限制,甚至一連十多天每晚只休息四、五個小時。研究多次失敗,但他總是能在總結經驗后再振作起來,繼續出發。一次、兩次、三次……,不到一個月,徐桂林竟然瘦下來十多斤!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,經過700多個日夜的付出,該項目終于在核心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。
在徐桂林看來,研究成果要能投入到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才算是真正有價值。從2017年開始,他著手在室外池塘做起了大塘試驗。2018年,他除了內江市東興區養殖基地以外,還將養殖基地擴充到資陽市安岳縣、達州市達川區,每畝均產700斤左右,效益近萬元。
徐桂林自2017年開始,連任三屆內江師范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理事會會長。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,他在學生群體中掀起了一波創新創業熱潮,幫助了不少同學實現了他們的創業夢想。
實干興農,創業新星未來可期
離開校園后,徐桂林對接下來該做什么進行了實地考察??疾熘?,徐桂林擔憂地發現,我國養殖幾千年的優良地方豬種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里被“洋豬”逐步替代。這不僅關系到我國目前居民豬肉飲食健康問題,更重要的是關系我國本土優良豬種基因保存問題。
于是,徐桂林帶著積蓄和技術回到家鄉,成立了四川省珍農人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,選擇了中華土豬養殖育種項目。該公司主要對目前本土優良的豬種進行選育,旨在培育完全具備我國幾千年優良土豬基因的新型土豬品種,為振興中華土豬做出貢獻。經過近兩年時間的培育,已基本完成本土豬種優良基因選種工作,培育出具有純中華本土豬基因的第一代土豬。徐桂林說,這條路可能漫長,但關乎我國農業核心技術,關乎我國優良種質資源,所以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。
與此同時,徐桂林不忘所學專業,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,服務我國淡水養殖核心區的“兩湖”地區上百家具有一定規模的水產養殖企業和個人,在行業中,收獲了良好口碑。今年3月,他受邀向“一帶一路”項目上的友好鄰國老撾民眾授課。他通俗易懂、專業精煉的語言,深受當地民眾認可。
自2014年內江師范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園成立以來,學校已培育了多位像徐桂林一樣具有創新思維、開拓眼光的優秀學子。作為省級示范園區的學校創業園中已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優秀創業者,在國家富強、民族復興的波瀾壯闊的天河中,一顆顆閃耀著踏實奮進、求索創新光芒的新星,正在用自己的真才實學服務社會,照亮未來。